野生蝎既不偏爱干燥,也不偏爱潮湿。它喜在潮湿场地活动,多在千燥的窝穴内栖息,喜栖于两者俱备的生活环境中。它的窝穴多在背风向阳、土质肥沃和松散的坷坎、崖畔。因为它经常出人活动,窝穴口的左右两侧被磨损而加宽,呈现人口样形状。它的窝穴多在距地面24至120厘米处,深浅不等,一般在30至80厘米左右,多为平行走向。也有栖息在没有过堂风的垂直缝隙内者。窝口经常有它排泄出的白点状粪便;在一个蝎窝里居住的蝎子数目不等,一般大群蝎窝里能有数十只或者更多。小窝、新窝内还有土元或其它昆虫伴居,窝内只有2至3只野生蝎子。它们同窝内有雌有雄,有大有小,一般很少发生互相残杀现象。 它们以小活动物和小昆虫为食,有时还能在一起守捕和分食捕到的食物。它的生理水分的获得方法有二种。一种是直接吸吮,即利用嘴器直接吸吮水、露水和一些烂果品的水分,另一种是间接吸湿,即利用躯体所具有的特殊生理功能,吸收活动场地的土壤与空气中的水分,来补充和调整机体对水分的需要。 野生蝎子一年四季的活动状况是不相同的,早春日温在12至18摄氏度时,它开始在距土表2至5厘米的缝隙内和厚度约1至1.5厘米的土皮下,吸收日光的热量,称晒暖;清明一霜降是它们处于活动状态时期,其中立夏一秋分(5月上旬至月下旬)是它们生活较为适宜的阶段,每年的立冬前后到翌年惊蛰(11月上旬至3月上旬)是它们蛰伏冬眠阶段。在我国南方,因为冬寒时期较短,所以它的冬眠期就短一点。我国北方地区冬寒期较长,它的冬眠期也就相应的要长些。如陕西省北部位于长城沿线风沙区内的榆林地区,年平均无霜期仅150天左右,故此地区的野生蝎子在一年内处于生长适宜的时期,最多不超过150天(即5月中旬至10月上旬)。它的这种生休交替的生活方法和动静结合的活动规律,产生了“春在地堰清明坡,夏住墙缝冬藏窝”这一民间说法。 |